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寵物,孩子的情感依附

有寵物作伴的生活形態,漸成為人類性格發展的重要方向。
寵物讓孩子得到接觸大自然的機會,瞭解到一個生物是如何成長、繁衍以及死亡,並且讓孩子學會尊重其他生命。
在小孩學會照顧小動物的同時,也可學會關愛他人,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感,以及能深切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而建立健康的互動行為。
寵物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是孩子的依戀對象。
孩子透過寵物來平復他們焦慮與緊張的情緒,從中尋找安全感以及學會獨立。
想知道孩子為何天生喜歡小動物的原因,需要先探索孩子的人格發展過程才能瞭解孩子與寵物之間的密切關係。
在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擔任輔導義工17年的陳雲娟說,每個嬰兒在甫出娘胎的數周後,便開始與他的照顧者產生“初期依附關係”(Primary attachment)。
此關係的產生是由於嬰孩與照顧者長期在一起,而照顧者也給與孩子所需要的關懷如觸摸、疼惜、玩耍、餵食等互動行為,才會形成這種最初的依附關係。
因此,無論這照顧者是爺爺或奶奶、保姆或媽媽都好,寶寶自然與他的關係最密切。
依附關係對每一個新生命來說是與生俱來的,它能鑒定孩子將來是否能夠在全面和健康的自我意識中成長。
如果孩子擁有很好的依附關係,將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感,鑄成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以及懂得接受他人的愛之餘,同時還能夠愛別人。
孩子在6個月到兩歲之前的人格發展中除了形成最初的依附關係外,還會發展出“分離焦慮症”。分離焦慮症的形成是因為孩子對空間意識不強,他不知道照顧者暫時走開後還會再出現,因而感到害怕。
這時大人要讓孩子知道“我現在是暫時性不在,我會回來的”的訊息。
這時候和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是最好的,遊戲重複多次便可讓孩子適應“不見,回來了”的感覺。當孩子瞭解到你只是“暫時性不見”的時候,他的內心就不會感到害怕、恐懼和哭泣。
陳雲娟指出,很多母親要去上班時就喚人把孩子抱到廚房,趁孩子不留意時趕快逃離孩子的視線,當孩子一出來發現媽媽不見了,他內心就會產生巨大的恐懼和害怕,孩子會產生如此巨大的畏懼是因為他認為這個人是他的生命,如果沒有這個人他會死,他不知道對方甚麼時候不見了,即使跟孩子說兩個小時後媽媽就會回來,孩子是不知道甚麼叫兩個小時的。媽媽應該在出門前要在孩子的面前說:“媽媽現在去上班,等到太陽下山的時候,你看時鐘指向7點時媽媽就會回來了。”媽媽離開前還要向孩子揮手說再見,然後給他一個擁抱或親吻,孩子這時候會哭,但也要讓他看媽媽離開。
因為孩子看媽媽離開后再回來,他會明白原來這是暫時性的離開,媽媽去上班後會再回來的,那就不會造成孩子內心的恐懼。
分離焦慮症帶來的恐懼感的傷害是大人想像不到的,它會導致孩子將來變成一個強烈沒有安全感的人,甚至無法在人際關係上建立起安全和健康的關係,對伴侶產生強烈的恐懼感,時時害怕伴侶會離開他。面對分離焦慮症的孩子會特別依戀身邊某些事情,我們稱之為“依戀情結”。比如吸大拇指、嗅小被被的味道、抓緊小動物玩具又或和寵物在一起,不管孩子選擇的是觸摸得到的物體,還是無形無色的味道,這些有或無生命的都西都會成為孩子的第二個的依戀對象,以讓自己除了照顧者之外還有一個尋找到安全感的東西。
即使父母有在孩子的身邊,大人也會發覺孩子會在一個角落單獨和這些東西玩耍對話,這些東西讓他產生單獨一個人的安全感,因為他還沒有達到成熟思維,不知道人要獨立,因此可從依戀關係中慢慢學會獨立。
然而,小孩又是如何從依戀關係中獨立呢?
陳雲娟解說:“我們每一個人無論長到多大,內心都有一個小小的自己,這個小小的你就是你依戀的東西,比如說,爸爸媽媽去上班了,小孩一個人在拿小被單坐在椅子上一直嗅它的味道,孩子從這時候開始已慢慢產生安全感,它讓小朋友學會自我平靜。”
陳雲娟叮囑大人不要剝削孩子依戀東西的權力,父母千萬不要把孩子依戀的東西毀掉或丟掉,這些舉動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因為這依戀對像等於他的生命,它是孩子的第二個媽媽,如果你“傷害”它,孩子有“你在傷害他母親”的強烈感覺。
他會慢慢跟依戀對像產生想像空間,他把娃娃當作是有生命的物體,開始跟娃娃講話和玩耍,逐漸形成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這過程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也是孩子的人格發展裡必經之路。
當孩子慢慢長大且已得到足夠的安全感時,他就不再需要這些依戀對象。孩子會把這些東西放在心靈深處,等到將來獨處的時候,內心裡的這份依戀情懷就會再出現。“所以,不管我們多成熟,內心還有一個小小的我,我們會做一些小時候喜歡的東西,又或靜靜的一個人做一些事情,這都是小時候的自己,它跟一個成熟長大的個體是沒有關係的,是每個人都會擁有的內在部份。”陳雲娟笑說。
適當的依戀情結可以滋潤孩子的心靈,是孩子良好的成長養份。但,小孩子若在到了上小學或中學時還沒辦法放下心中的依戀對象,甚至比起第一依附關係還過渡依賴的話,將導致孩子日後無法與人維持正常的互動關係,對待一些重要的事和人會有非常執著的態度。
當這類孩子長大後,他們會覺得寵物比自己身邊的人包括伴侶來得重要,他可以對自己的寵物全心全意的付出,但是對人卻有保留。
他認為人會傷害自己,即使自己怎麼愛一個人,這個人也不一定會回報他,反而害怕自己被對方傷害。
而寵物則不,小動物反而會因為得到自己的疼惜給予加倍回饋,所以他把自己所需的安全感投射在寵物身上。
孩子那“我害怕被傷害”的感覺,就是來自他的第一個依附關係,也就是照顧者給予的訊息。因為在當時候的關係中得不到安全感,所以孩子才會信任一個不會傷害自己的對象。
當孩子出現過度依賴它的依戀對象時,已證明它的依戀情結被扭曲了,父母要檢查自己是否忽略了孩子的需要。
孩子們與生俱來就喜歡小動物。
舉凡有動物圖案的東西如被單、玩具或衣服等等都會喜歡。
在孩子尋求內心裡的依附對象時,他們會認為小寵物比沒有生命的東西更好玩,因為小動物能與孩子產生互動,所以被孩子列為最好的朋友。
孩子能從飼養小動物的過程裡發現自己是一個照顧者,以滿足孩子的英雄主義。而當孩子背負照顧者的責任時,也可讓他逐漸建立起自信、自我肯定和責任感。
此外,寵物還給孩子“我不是孤單的,我是有能力給與”的心態。
孩子的世界是很簡單的,在他最初還不會分辨人類和動物的時候,孩子會把所有的生物都聯想在一起,同時也把對動物的態度轉移到對人的態度。
不同的小動物有不同的個性和特質,孩子在和小動物相處時就會學會各種對待小動物的態度和方式。就像貓,貓是一種驕傲的動物,貓不喜歡人類用粗魯的態度對待它,所以養貓者需要特別溫柔的對待它和疼愛它,孩子可自我摸索或經由父母教導而學會對待貓。
以後,當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相處時,當他知道對方因為自己粗魯的言語和態度而不高興時,孩子就會聯想到貓也不喜歡這樣的態度,這時他就會把對待貓的方式轉移到人類身上。孩子懂得站在動物的角度理解它的心情,也會很自然地站在人的角度體驗人的心情和感受。
陳雲娟相信,能夠感受他人的感受的孩子,將來一定會有很好的人際關係。
由於動物的生命比人類短,從動物誕生到死亡的那一刻,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去體驗整個生死過程。需要注意的是,當孩子的寵物去世時,父母要教導孩子甚麼是死亡,並以正確的態度處理孩子面對死亡的難過心情,以讓小朋友日後在面對家人的離世時,比較能夠理解生命的生和滅的過程。
而植物雖然也是有生命的物體,但花朵凋謝了,小孩卻很難體會到生命消逝時的感受。
除此之外,小動物還可協助父母發覺孩子的情緒問題,陳雲娟說:“在孩子飼養寵物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孩子有虐待小動物的傾向的話,父母要看看孩子的內在憤怒是不是沒有被疏解,又或者孩子缺乏了哪一部份的關愛。
但是,父母要瞭解有些孩子用尖物刺小動物是因為好奇,當他們看到小動物被刺的反應覺得好玩便繼續作弄小動物。”
大人要讓小孩知道動物也有感覺,動物也會疼痛,但動物不會哭是因為沒有淚腺,如果它會說話,它會告訴孩子它不喜歡被虐待。
大人甚至可以用孩子刺小動物的尖物來刺回他,讓他也感受一下被刺的滋味。由此建立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懂得為人著想。
寵物除了作為孩子的成長伴侶,在孩子的人格發展過程中還教育孩子做一個心智健康的快樂小孩。它同時也提供父母一個察覺孩子情緒的橋樑。
人類呵,應當感激小動物的偉大使命。
問明白孩子為何要養寵物,這過程可幫孩子整理“想要”的因素。
如果孩子是因為隔壁家有養小狗,所以自己也要養的話,父母要針對孩子這種“人有我也要有”的心態讓他知道,所有的東西不一定是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擁有。
如果父母連孩子要求的小東西都一一滿足,孩子就會認為他要的東西永遠都會輕易得到,當有一天父母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時,孩子就會把責任推卸在父母身上。
如果孩子要養狗的話,父母可以透過文字、影片、故事書或紀錄片讓孩子瞭解狗的特質和個性,然後詢問小孩是否還要養小狗。
如果孩子表示堅持要養,父母要讓孩子自己說小狗要怎麼養法。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養小狗不只是看小狗的可愛或好玩而已,孩子需要負起很大的責任,包括三餐準時餵食、幫小狗洗澡、抓小狗身上的跳蚤、處理大小便、小狗的住所、小狗的毛髮長了要如何處理等。
如果不確定孩子有無能力照顧和飼養寵物,可以先讓他嘗試養電子寵物。
電子寵物也需要規定時間餵食和處理大小便,以考驗孩子是否能夠勝任。父母應讓孩子形成為自己的要求負責任,才能從養寵物的過程中學會愛心、責任感和生命教育,千萬不要在孩子沒做好心理準備時就把寵物買回來,以免日後發覺沒有能力照顧小寵物時才把責任交給父母親,或把小狗拋棄掉,這樣會平白犧牲掉小動物的性命。
父母也要讓孩子設身處地的想,拋棄小狗的行為就好像父母親也不喜歡它而把他丟掉的感受。動物的生命與人一樣的寶貴,所以孩子對待生命的態度要一視同仁,不要只在自己心情好時疼惜小動物,心情糟透的話就用腳踢它。
父母不要小看這些問題,它在經過內化後被孩子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這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
陳雲娟就此分享一個黑色笑話:一個爸爸在外頭工作受了氣,回到家便打罵老婆;老婆被當作出氣袋自然心情不好,於是就打孩子;孩子因被媽媽打,心情也不好,所以踢小狗洩恨;小狗莫名其妙被踢也不高興,就咬小貓;小貓被咬傷了覺得不甘心就去捉老鼠;老鼠自然也心情不好就去吃人類的谷糧來洩氣。
這故事告訴人們甚麼叫惡性循環。
讓孩子從飼養寵物的過程中學習對生命的感恩和珍惜,才能培養出一個愛小動物,對人也特別仁慈的孩子。
有氣喘病的孩子不適合養有毛髮的動物,大人不要以強硬的態度拒絕孩子,要讓孩子知道其危險性,它可能會導致孩子要住進醫院接受治療,甚至喪失生命。
孩子這才不會誤以為父母不允許自己的要求而與父母有衝突。
父母親要明白學齡前的孩子都很自我,這時期的小朋友是“自戀者”,認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都沒有理由,而且也不願意和人分享。
父母不要誤以為這是孩子自私的行為,也不要誤會他是一個不懂得分享的孩子,其實,這只是兒童的人格發展過程裡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
前面提過,孩子對待寵物的方式將引發到與人互動的行為。
孩子今天看見父母用甚麼態度對待小寵物,將來也會以同樣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際關係。
孩子因家人要出外旅遊擔心寵物沒人飼養,父母卻告訴孩子小動物一天不吃也不會餓死,所以不必理會它,小孩自然會認為這是不重要的事情,因此在長大後當他照顧自己的孩子時,也會認為小孩一餐半餐吃不吃也不重要。
因為那是他從小在父母身上學會對待生命的態度。做到以上幾點,父母或許開始思考應該讓孩子養甚麼小動物?又或擔心自己的孩子年紀太小不適合養小動物等問題。
如果你真的有所顧慮,讓我來告訴你關於一個法國小女孩在非洲長大的傳奇。
小女孩蒂皮的父母是專門拍攝非洲野生動物的攝影師,她在1990年在非洲的納米比亞出生了,小女孩在非洲的叢林裡一天天長大。她從小就和動物打交道,時時與動物為伴。大象阿布是她的朋友,她與狒狒爭吵,和小獅子一起睡午覺,有時也和大青蛙、變色龍嬉戲。與野生動物生活給她帶來奇趣、歡樂、驚險、幻想且充滿色彩的生活。她說,“動物就是我的家人,非洲才是我的故鄉。”小蒂皮能在非洲的野生動物群中自然出入,平安無事的傳奇經歷,見證了人類與自然關係的一種象徵,一種暗喻。
我們應該相信只要人類對動物沒有傷害之心,有靈性的動物是可以體會到人類的愛心的。
因此,倘若有機會讓小朋友在越年幼時便開始接觸動物,就能讓孩子越早跟動物之間形成良好的關係。
但是,大人切勿因此勉強孩子飼養動物。

沒有留言:

Adopt dogs and cats at PetFinder